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
2019-10-22今年是大学毕业第十个年头了,又逢毕业季,总想做点什么纪念感慨一下。现在觉得纯文字的感慨多少有点酸溜溜,这年头看图比看文字的多。于是花点时间,整理新旧老照片,来个《图说毕业十年》,简单的回顾一下大学四年与毕业十年的时光。
毕业十年,看似很久,却恍如昨日。还记得是大三的某个下午,本来是想去图书馆用相机拍点资料做作业,经过校园时,发现这个古董教学楼还挺有意思,于是就拍了些照片,现在看起来是无比的亲切了。
位于马房山的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很小,小到就两栋主教学楼了。这个红楼就是我们大学四年上课的地方。红楼前面的白楼是老师办公的场所,都是三层小建筑。记得我们那一届才300多人,整个学院就一千多人吧。湖工本部在南湖,一年也去不了几次,地理位置还是设计学院好些,方便出行。
当时读书的时候硬件条件很差,班级桌子都是比较老旧,没有空调,更没有大型的图书馆。
设计学院虽然很小,但在湖北地区业内设计专业院校中还算是有实力。设计类专业办学很早,看看这教学楼就知道有些年头了。据说当时很多别的设计类大学的老师,很多还是湖工毕业的。
这椅子貌似还坐过几次。
依稀能看见万万岁的标语,难到是文革那会留下的?
教学楼的后面,估计也很少人去过。
楼顶上有个五角星,应该很多人没注意看过吧!
老式拱门造型
大一上课的第一次合影。刚开始上课人还算比较齐,越往后上课的人越少了。
第一次班级组织去森林公园去玩。
安徽宏村写生
宏村中心地带。话说《卧虎藏龙》电影周润发在这里蜻蜓点水的飞过 。
宏村郊外爬山。
大一看起来都很青涩 。
14年前的我啊~~岁月啊。
貌似是去武大爬珞珈山上照的一张。
上面的几张照片都是胶片相机拍摄再翻拍的,03年那会数码相机还没普及,用手机的人都少,还处在简单的功能机时代,哪像现在人人一部智能手机,随看随拍,照片就不显得那么珍贵了。
寝室哥们合影。
上大学后一次初中同学的聚会,还有两个本部的校友哦,难得!
进入数码时代了,拍摄的照片也清晰很多。
班级组织东湖游玩。那年东湖还没有免费开放,拿学生证半价进去的。
寝室6个人齐全了。整个四年大家在一个寝室总体还算融洽。也经常一起出去玩,只是我对玩网游不怎么感兴趣,有时免不了显得不合群。
刚步入数码时代,似乎大家都还比较喜欢拍照合影。
武大看樱花。
同学的一次生日聚会。
大学里电脑基本上是用来玩的,很少用来学习。
大三在外搞美术培训兼职了一段时间,几个老师也都是湖工的同学。
过年在家乡。
跑同学浙江老家千岛湖玩过一次,坐船湖水很清。手机是亮点,单色小屏功能机,只能打电话发短信,无拍照功能。
怀念湖工的被子。
过年回家同村同学小聚。
一次交包装作业,都是拿纸盒子纯手工做的。怀念教包装的吕老师(毕业后第二年老师就病逝了),对于平面设计而言,包装课算是个重点,上过很多次。
高中兼大学同学感情好啊。那届一共七个高中兼大学同学,2平面班就有5个是老同学了!也算是一种缘分。
大学里做过一次头发
西湖边
班里组织去动物园玩。现在买房安家在动物园旁边了。
美术培训班武大写生,是师生亦是朋友。
湖美藏龙岛校区。年轻我,年轻事~~
怀念当初的瘦
初中同学小聚
临近毕业的日子最后一次合影
两个平面班合影毕业照
说起这张毕业照还真是悬,差点没赶上镜,要不然是人生的一大遗憾。大学的班级活动基本上都参加了,要不然也不会有这多合影了,现在看见这些照片都还能找出满满的回忆。
第一份工作是家刚成立的媒体报刊,做美术编辑,一周一期的那种。
说起来都是泪,干到年底就夸了,还拖欠员工工资,至今欠条貌似还在。
同事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,湖工,湖美,华师,武大的都有。同龄人一起工作感觉不错。
08年初的大雪,记忆犹新,冷冷的会议室,老板最后的会议.......社会毕竟是现实的,经营不善,优胜劣汰终究逃脱不了覆灭的悲剧。
过完年后,就重新进了一家广告公司,工作还算顺利。‘’五一‘’过后就有个公司旅游活动,第一次单位组织旅游,玩的甚欢。工作后的一些合影照片也大多是旅游照的。
08奥运年
南京大屠杀纪念馆
夫子庙秦淮河
扬州瘦西湖
旅游回来途中就发生了汶川地震。
高中同学到省博物馆游玩,那会我住那附近,经常带同学去玩,免费开放。
抽的好玩而已,终究我还是不抽烟的
东湖那年也免费开放了,也在省博物馆附近,经常没事就去逛。
08年哥哥结婚,全家福一张
都是旅游的照片,在那家广告公司做了不到两年,旅游两次,老板做保利地产的,对待员工还是挺大方的。后来公司整合到湖南,就没跟去湖南就离职了。
考上地大的美术培训班学生,后来自己住到地大附近租房,也经常来往。
除了公司旅游,自己周末也跟朋友、同学一起在武汉的一些景区逛逛。
一次高中同学聚餐,同学结婚发请帖了。
一个人去的黄鹤楼。周末常有,而一起去玩的朋友不常有,也会有独逛的时候。
新找的一家公司在汉口,而我住武昌地大旁边,当时也没面试几家公司就直接去了。每天早出晚归坐公汽来回武昌汉口跑,上下班来回都花很长时间,也是那会养成了车上听小说的习惯,听过很多小说,金庸的小说都快听完了,要是看书我估计是没那个毅力看完。
在汉口的这家DM广告公司老板很小气,没组织过旅游,自然就没有游玩的照片。准确的说是在职期间五一有过一次,要求是员工工作满5年以上才可享受免费旅游,其余想去得自费。我也算是服了,去的都是大妈大叔。要说在这公司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孩子她妈。
11年初就跳槽了,进了光谷鲁巷附近的展艺广告,离租住的位置近,做了快两年吧。在这公司算是个设计成长期。主要服务大学,机构单位及活动布展。在职期间旅游两次,还算靠谱,看着人挺多,其实是老板的印刷厂里的员工居多,设计公司就十几个人。
一般靠谱点的公司都会有点公司文化活动之类的,组织旅游算大众化的选择。
难得的一张工作照
好像就是在展艺那会开始长胖了,中午有人性化的工作餐,一周还有一顿排骨汤。运动少了,年龄大了自然就发福。
爬庐山三叠泉可是个力气活,下来上去一个来回腿都发软。
晚上租的房间里,在地大那边住了4年多之久。一个人的时候倒也自在,想干嘛干嘛,09年的一段时间还画过几张素描头像
和女友一起去的凤凰,没跟团,两人自己摸索过去的自由行。
我也算是个”军迷”。
12年过年就在女友家过的,第一次上门没那么紧张。
同年十月买了单反相机,开启的摄影爱好的实践阶段,有时候也会自拍自娱自乐来研究摄影
应该是刚剪发型的缘故,显得人比较肥,其实我以前很瘦。
玩摄影老是把别人拍的很美,拍自己却不尽人意。
貌似是对着路边反光镜拍的一张,有点滑稽。
13年初结婚了,算是人生一大事。
婚后周末也会出去逛逛,带上相机记录生活
定焦拍人像才出效果,背景虚化到位。
跟同学去美术馆看画展。
婚后两人在汉口租了个小精装的老房子,有了家的感觉。工作也换到汉口来了,也是在那年在汉阳二环内动物园旁买了新房,期房是15年初交房,总还得租房过渡一下。后来也庆幸在当初买了房子,没过两年武汉房价飞涨,房价翻倍了。
一次初中同学的聚会,初中毕业都14年了,有不少是隔14年头一次相见。
同学聚会总是充满了喜悦
14年初,女儿出生当爹了
公司旅游去的毛主席老家韶山
我老板,不拘小节,平易近人。
小闺女在一天天的长大
一周岁纪念拍的
夫妻合影。
公司组织黄陂木兰天池去爬山。
公司给的一个福利,给超过三年的员工安排的一次私人旅游,自选去的刚开业的迪士尼,一家人玩的开心
15年9月就搬进了新房,结束的租房的日子。
小家伙长大了,可以一起玩了。
给孩子拍照的同时偶尔也会给自己拍几张,留下回忆
过年与同村同学去的问津书院,算是新洲一物质文化遗产
照片太多,多数是拍孩子。有时候也不忘让老婆给我卡几张。数码相机就是这个优点好,拍照不限量。有的人拍照不喜欢拍自己,我到无所谓,照片可以定格时光,记录生活。
今年公司再次组织旅游,去的张家界天门山。在现在公司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,算是干的比较长的。结婚,买房,生小孩,装修,搬新家,转户口等等一系列人生重大事情都是这四年中进行的,四年的稳定的工作是个保障。
周末游玩
自拍研究摄影。这些年在玩摄影上也花了点小钱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吧,有人喜欢游戏、喜欢看电视、喜欢旅游、喜欢宅,都可以喜欢,关键是自己喜欢的就去做,才能享受爱好所带来的乐趣。
今年年初办了健身卡加入健身的活动中。人岁数大了运动少身体就会发福,发现自己都有点看不下去了,就尝试去改变。其实入行后发现健身水挺深的,想练出一副好身材是需要付出很多很多,包括时间,毅力,饮食,训练强度与方法等等。
看着发出的03年到17年160多张照片,十几年的变化还是挺大。十年前毕业的同学都各奔东西,彼此之间似乎也断了联系,如今都应该成家了吧,都有自己的生活,也不知都过的怎样。今年大学群里的同学筹划“十一”聚会,希望能来的同学都来吧,很是期待这十年来的一次重逢。